快捷搜索:  

不得拆书包装,送给别人的书要拆包装吗

广告

浮生自在,不负热爱昨天在路上收到了潍坊学院给转来的80元的稿费提示,奔了书店而去。我是这家书店的VIp客户,可以随意拆开封面来看,还可以赠送一杯免费的咖啡或茶,书店里人不多,很多座椅空着,没什么新出版的喜欢看的书,就选了几本喜欢的作者写的书,村上春树写的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朱光潜的谈美,雪小禅的江山风月属闲人。现代作家很多作品书名不错,包装精美,书里经常赠送些花花绿绿的书签。

不得拆书包装

朱光潜、杨绛、季羡林这样的大家写的书禁得住反复阅读,能读书人生的哲学和审美,读出豁达和通透。书犹药也,不仅能医愚还能能治愈一切。临走,看到了李银河新出版的煮沸人生,不用看内容一起买了。以前买书有时看书名看写内容,现在主要看作者了。尽量让生命健康、精致、愉悦,这才对得起自己宝贵的独一无二的存在。用生命之火,煮沸人间每一段时光。

不得拆书包装1、不一样的精彩——拆书成课CMBA实录

带着满满的期望,踩着18年的尾巴,来到了美丽的厦门,参加拆书帮第一期拆书成课CMBA班,虽然来之前就想象了各种美好的相遇和收获,但远远不及真实感受到的惊喜。2天的课程紧凑,充满乐趣、干货和爱。不知道为什么一到有拆书人的场,首先感受到的还是满满的“爱”,其次才是满满的收获。当然这两者的结合必然碰撞出来的是不一样的精彩。废话不多说,来回顾一下两天的内容吧:第一天上午涂大侠专门针对商业拆书课讲解了前端的需求定位和大纲包装;首先带着大家一起看到了商业拆书课上的人际链条:一、终端方:学员二、组织方:直接人员、阅读人员三、中介方:经纪、机构和平台。

不得拆书包装2、拆书,意想不到的好处

拆了三本书,产出9篇文章(暂有一篇未发表),莫名的就想写写拆书的感受。如果你恰巧也对拆书感兴趣,那么这是一篇和你交流的文章;如果你也打算去拆书,那么我想告诉你:去干吧,这种没多少人乐意去干的事情,我们就该去干,因为它有收获;如果你喜欢读书,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些许的启发。选择拆书,是因为我想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同样,要想搞明白一本书,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也许是个好办法。我不知道这么说,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这让我想起了,刚从武志红老师那里学来的一个心理学知识:当你进入别人的“现象场”时,你便会成为那个人;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他的“现象场”,“现象场”,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补充说明)不过,我现在还不确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不是也算进入了对方的“现象场”,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理解作者的好方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